科技日報記者 都芃 張晶
一臺普通的智能手機,經過軟件定制,插上量子SIM卡,便可以進行無法被竊聽的量子加密通話。7月2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合肥的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信量子集團”)。展廳里,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公司的量子加密通話技術。該技術將量子加密技術與即時通信技術融合,由此打造的量子密信密話產品目前已獲近600萬用戶青睞。
合肥是我國量子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集聚了全國近1/3的量子科技企業。圍繞培育壯大量子產業,合肥正全面發力,將前沿科技轉變為推動未來產業發展的澎湃動力。
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未來產業高度依賴前沿技術,量子產業能夠在合肥落地扎根,離不開當地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
“合肥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全國乃至全球量子科技研發最為領先的城市之一?!敝须娦帕孔蛹瘓F董事長呂品說,企業選擇落地合肥正是看中這里的創新實力,希望能和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起,共建量子科技產業生態。
但領先的技術并不一定能順利轉化為成熟的產業。技術要形成產品,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離不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科技局成立了服務量子產業的專班,集中辦公,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統籌制定量子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覆蓋產學研用各個環節?!焙戏适锌萍季指本珠L呂波向記者介紹,為了鼓勵量子科技產學研深度融合,合肥實施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鼓勵企業“發榜”,科研團隊“揭榜”,單個項目最高可支持1000萬元,幫助企業降低研發成本。
2021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徐飛虎等首次實現超過200公里的遠距離單光子三維成像,成像距離從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級。依托該技術,中電信量子集團參與投資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系統、小型化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系統等產品已經上市應用?!拔覀兒透鞔罂蒲袉挝欢加猩疃群献?,帶著問題、以產業化的視角參與源頭創新?!眳纹访黠@感覺到科研成果轉化時間大大縮短,“按照老路子可能要10多年才能落地的成果,現在3—5年就成了!”
從資金支持到場景牽引
“產品是種子,種子種下去以后能不能長大,成為商品,進而培育形成產業,還要靠肥沃的土壤和各方的精心呵護?!眳尾ǜ嬖V記者,以量子產業為代表的未來產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有著不同需求,需要各方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才能發展壯大。
初創階段,企業發展最需要的是資金。量子產業前期投入大,營收少,更需要耐心資本的長期支持。
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分布式離子阱量子計算研究的企業。公司成立時,需要啟動資金3000萬元,而創業團隊自有資金不到200萬元。關鍵時刻,合肥市及高新區的相關投資機構相繼向其投資3000萬元,解了企業燃眉之急。公司成立一年后,便完成了高通光離子阱量子計算工程機的研制,具備了整機交付能力,在新的技術路線上實現突破。
除了資金支持,當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應用場景支撐同樣關鍵。
2023年,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220千伏合肥候店量子應用示范變電站正式建成投用。這是國內首座應用覆蓋量子測量、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三大方向的在運變電站,實現了量子技術在電力行業產業化應用的重大突破。
“量子技術其實并不神秘,我們努力推動各個行業踴躍嘗試。只有先用起來,產品才能夠快速迭代,產業才能壯大成長?!眳尾ń榻B,合肥市科技局“三新”(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認定、工信局“三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評定,都對量子產業等給予一定支持,推動相關產品落地應用。
如今,僅在合肥市高新區的云飛路上便集聚了30余家量子科技龍頭企業,這條路因此又被稱“量子大道”。而在合肥全市,量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已有近90家,居全國首位。圍繞量子產業,合肥已初步構建了從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攻關到工程化、產業化的完整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