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近日,知名藝人因感染新冠病毒延期演唱會的消息引發關注。
與此同時,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最新《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顯示,4月底到5月初的第18周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核酸檢測為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占比16.2%,比4月初的比例(7.5%)增加一倍以上。
此次新冠病毒傳播會持續多久?公眾應該如何應對?科技日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變異、檢測和診療相關專家。
在變異方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陸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根據國際上對新冠病毒傳播相關數據的統計結果顯示,變異株LP.8.1是當前主流的變異株類型。根據其傳播能力判斷,它還將作為主流變異株流行一段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網站發布的3月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報告中也顯示,在其監測的8種變異株中,LP.8.1流行率呈上升趨勢,占2025年第5周序列的13.9%。
陸劍同時表示,國內的具體流行株與國際上是否有區別,還需要以權威部門發布的信息為準。
檢測方面,國內已經具備了豐富的檢測確診工具,不僅能夠實現15分鐘快速檢測,也可以精準甄別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種呼吸道病毒。例如,華大基因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15分鐘快速出結果;博奧晶典的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可精準甄別甲乙流病毒、新冠病毒、鼻病毒等6種常見呼吸道病毒。
華大基因相關人員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測序手段已經能夠對不同呼吸道病毒進行精準分析和分型。例如,通過對呼吸道感染者進行靶向測序,可以對包括新冠在內的232種呼吸道病原體和耐藥毒力基因進行檢測,為患者提供全面鑒別診斷和混合感染識別。
在診療方面,河北省邯鄲市人民醫院院長李楠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因新冠病毒感染來就診的患者最近確實有所增加。
“立夏過后,北方溫差大,熱的時段應注意少吹空調,少吃冷飲,不貪涼;同時注意補充營養和水分,能更好地預防病毒‘鉆空子’。”李楠表示,公眾當前已經形成了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時遮擋等好的公共衛生習慣,應繼續保持。
“如果有發燒癥狀,可先進行物理降溫;若體溫超過38.5℃,可遵醫囑服用退燒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針對呼吸道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用止咳藥?!崩铋硎荆腥拘鹿诓《疽膊挥锰箲],放松心態對癥治療,有利于康復。
中國疾控中心在《2025年4月中國需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中提到,綜合多渠道監測數據研判,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預計近期將維持上升趨勢,預計4—5月疫情波動不會超過2024年夏季,引發規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較低。
中國疾控中心提醒,由于病毒傳播風險持續存在,高齡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后仍面臨較高重癥風險。因此,建議相關部門持續做好老年人、基礎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的防治工作,強調早診早治,有效降低重癥風險。做好“多病同防”,持續提高公眾的傳染病防控健康素養,促進疫苗研發接種。
李楠表示,對于社區內的重點人群,基層醫療機構將充分發揮群眾健康守門人的作用,開展疾病預防、檢測等服務,助力重點人群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降低輕轉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