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位于浙江杭州清河坊歷史文化街區的南宋書房,書店總經理趙群偉告訴記者,書店的地板每年都要維修,以應對訪客造成的磨損。
因訪客太多,這家書店年年修地板
-
-
在南京,有一座《紅樓夢》粉絲常去打卡的博物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它位于南京市玄武區大行宮地區,是在江寧織造舊址上建造的一座現代博物館。
《紅樓夢》粉絲不要錯過這個博物館
-
-
南京素來被稱為“六朝古都”,不過,“六朝”究竟是哪“六朝”?在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的六朝博物館,你能找到關于六朝的答案。這是中國目前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遺址博物館,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統的專題博物館。
六朝古都指的是哪六朝
-
-
千年古運河穿城而過,與伯瀆港交匯處,一橋飛架運河兩岸,這橋便是無錫古運河上最古老、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清名橋。站在橋上,俯瞰四周,名人故居、商業街區、文創園區“串珠成鏈”。
保護修繕與業態打造“齊飛”,這片“江南水弄堂”讓人流連忘返
-
-
老城,低碳,一舊一新兩個詞,被揚州聯系在了一起。
揚州古城這樣打造低碳社區
-
-
李玲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她住的這短短一條巷子,出過不少名人,老居民都被深厚的文化底蘊滋養著。“現在仁豐里變樣了,游客也多了。我們居民‘打開大門’,生活可能會被打擾。但如果‘打開大門’,能讓游客更真切體會我們揚州的古城文化,那我也愿意作貢獻。”李玲笑著說。
老街原住民:愿意為游客了解揚州文化打開大門
-
-
盡管是工作日,4月22日的上午,揚州市東關歷史文化街區依然游人如織。大家走過非遺體驗點,走過園林,走過劇場,體會這里的博大精深。
活化利用,發揮文保單位教育功能
-
-
一條不足百米的小巷,映照著近代實業家張謇創業期的篳路藍縷。在南通,唐閘古鎮公園路北,湯家巷文化街區是遠近聞名的打卡地,巷內清一色磚木結構的平房,毗鄰相接。
湯家巷文化街區:以“文氣”匯人氣
-
-
一座仿英式的四層建筑,坐北朝南、氣宇軒昂。在這里,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博士、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教育家黃炎培曾被奉為座上賓。這里是我國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先生的故居——濠南別業。21日下午,記者步入這座秀美的江南園林時,張謇的半身像置身于滿園的花團錦簇中。
張謇:是實業家,也是熱心科學的慈善家
-
-
一條老街,是城市歷史的承載者;一座古鎮,是居民生活方式演變的記錄者。谷雨時節,“文化中國行”主題宣傳活動在江蘇省蘇州市啟動,去探訪老街、古鎮,去探尋文化根脈。
科技讓文化遺產活化“生長”——記“文化中國行”蘇州行
-
-
21日上午十點,位于南通通揚運河旁的大生紗廠,鐘聲再次準時響起。這鐘聲,已經響徹了109年。
穿越三個世紀,這個“活標本”如何歷久彌新?
-
-
活字印刷、古法造紙、絲網印刷,如果你想與這些中華傳統技藝親密接觸,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時光印記活字印刷體驗館是個不錯的去處。21日上午,南通市民竇女士帶著6歲的兒子來到館里,一邊挑選字模,一邊向兒子介紹活字印刷的歷史。在母子倆身后,是上世紀老式印刷機、鑄牢機、活字等老印刷物件。
工業遺存如何從歷史走向未來?這座文化創意產業園打了個樣
-
-
木門輕輕開啟,一池碧水映襯著綠樹和假山映入眼簾。池中的泉眼奔涌,石凳石桌散落園中,訴說著時光的悠長與春色的曼妙。位于蘇州32街坊的暢園,是蘇州一處頗有代表性的江南園林。
以用促保,“最美”園林生機勃勃
-
-
網紅店錯落分布在老宅中、評彈聲與潮流音樂遙相呼應,桃花塢木版年畫與蘇州雙面繡“染”上時代色彩……行走在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傳統與現代在這里水乳交融。而在繁華街區的不遠處,小橋流水、粉墻黛瓦的水鄉民居,讓人感嘆“何以姑蘇好,此地最江南。”百米內是喧囂的鬧市,百米外是安靜的民居,歷史文化保護與民生保障兼顧,成為蘇州探索古城保護修繕與活化利用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