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財政部日前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1271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9914億元,同比增長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1357億元,同比增長2.6%。
值得關注的是,財政支出力度持續加大,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具體而言,教育支出21483億元,增長5.9%;科學技術支出4790億元,增長9.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504億元,增長9.2%;衛生健康支出11004億元,增長4.3%;節能環保支出2556億元,增長5.9%。
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566億元,同比下降0.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589億元,同比下降2.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66977億元,同比增長1.6%。
在日前舉行的2025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龍生表示,今年以來,財政運行總體平穩,稅收收入逐步回升,多數地區收入保持增長。同時,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落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支出強度,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的支出保障。
數據顯示,除了科學技術支出增長較快外,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增長也很快。那么,財政在就業、養老、醫療等民生領域做了哪些工作?
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葛志昊介紹說,今年以來財政部門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今年中央財政已下達就業補助資金667.4億元;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中央財政加大資金補助力度并開展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調劑,確保超過3億老年群眾基本養老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提升醫療保障服務水平,今年中央財政已下達相關補助資金5522億元;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兜牢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底線,今年中央財政已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6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