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鐘建麗 馬愛平 談琳
一棟老樓用3個月時間“原拆原建”是如何做到的?10月12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北京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北京市西城區樺皮廠胡同8號樓。
8號樓建于1978年,共5層,20戶居民,無電梯。由于年代久遠,房屋基礎結構老化、外墻脫落、墻體透風等問題層出不窮。2020年7月,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危舊樓房改建試點工作的意見》,在此背景下,8號樓被確定為西城區首個通過拆除重建方式進行改造的危舊樓改建試點項目。
“項目采用‘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預制構件’建筑體系,把建筑從工地搬進工廠,大幅縮短工期、減少施工難度,實現了 ‘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承建方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陶陽表示,相比傳統建造模式,裝配式建筑的固廢排放可減少75%,工期縮短60%以上,現場用工量節省70%以上。
項目自2023年10月進場,共用時3個月完成建造。2024年5月28日,樺皮廠胡同8號樓“煥新歸家”交付儀式正式舉辦。居民在原址上住上了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