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孫瑜 房琳琳
“我很喜歡在這里的工作,基地工作氛圍很好。通過給無人駕駛車做數據標注,我的平均月收入達3000余元。”今年5月來到重慶市大渡口區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工作的余彥瑤說。
9月24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采訪團登上了一輛家門口的就業“列車”——義渡就業列車。義渡就業列車是大渡口區人力社保局持續深化打造的公共就業服務品牌,提供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職業規劃、創業指導、培訓服務等多元化綜合性服務。
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滬漢社區黨委書記王迪說:“義渡就業列車重點關注殘疾人、婦女、青年、新市民等群體,幫助他們‘出門就能找到工作’‘靠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王迪介紹,滬漢社區是義渡就業列車的“始發站”。依托老舊小區改造,滬漢社區將閑置在居民區的老社區辦公用房進行改造,打造了滬漢社區人社便民服務站——“知民居”。在這里,居民可以通過線上一體機自助服務、線下人工咨詢等方式了解就業創業政策,接受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促進就業服務實現“就近辦、網上辦、簡便辦”。
據介紹,2022年以來,義渡就業列車累計帶動就業3.8萬人。
(科技日報記者 孫瑜 房琳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