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房琳琳
畜禽糞便、生活污水、餐廚垃圾以及流域農作物秸稈、枯死水草……在云南順豐洱海環??萍脊煞萦邢薰荆ㄒ韵潞喎Q順豐洱海環保科技公司),經過綠色環保技術加持,每天環洱海流域的2000余噸“廢物”變成有機肥料等“寶貝”,重新回到有機農業系統。
8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云南大理,這里“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循環經濟方興未艾。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湖水面積約246平方千米,蓄水量約29.5億立方米,是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對調節區域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順豐洱海環??萍脊?,記者看到公司數字化智能管理平臺上,該公司在洱海流域18個鄉鎮街道建成的27座有機廢棄物收集站、多個非固定式流動收集點,投放和收集廢棄物的251輛車運轉不歇。這家企業還探索建立起有機廢棄物收集、清運、處理、資源化利用、產品銷售推廣、技術研發創新、“十全”管理和政策措施保障等“八大運營體系”,形成了洱海流域有機廢棄物新型治理方案。
“我們與中國農科院、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機制,并依托張福鎖院士及其專家團隊,共建‘順豐洱海模式暨有機循環與有機農業科技小院’,創新科技手段,長期投身洱海保護治理?!惫境崭笨偨浝韯w告訴記者,這種經驗被總結為“一個平臺,一支隊伍,一家企業,全過程、全鏈條、全生命周期,一管到底”的洱海保護新模式。
目前,“順豐洱?!蹦J揭驯晦r業農村部作為全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五大”典型模式、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全國的“九大”創新典型模式和全國“無廢城市”建設創新典型模式,在全國推廣。
記者了解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洱海幾次暴發全湖性藍藻,水質下降。大理州各族干部群眾認識到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并形成了“洱海清,大理興”的共識,自覺投入到洱海保護治理行動中。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洱海水質得到有效恢復。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