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的水土流失率降至7%以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备=ㄊ↓垘r市水利局副局長盧曉香8月1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寸草難生,到青山巍巍,長汀縣實現了從“火焰山”到“綠滿山”的飛躍,綠色已成為當地一張最靚麗的名片。
當天,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長汀縣,感受當地因水土治理帶來的生態蝶變。
長汀縣位于福建省西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盧曉香介紹,長汀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較大且集中,加之該地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坡度較大,經常遭遇雨水沖刷,導致土壤抗蝕能力弱,水土流失嚴 重,寸草難生。
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曾是這里的真實寫照。為扭轉落后局面,當地通過加強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效寫作,建立長汀水土保持院士專家工作站、南方水土保持與綠色發展研究院、長汀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研究站等科研平臺,探索和推廣出一批應用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模式、新技術。
“我們采取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的方法,統籌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北R曉香說,經多方論證,長汀縣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創造了“草灌喬混交”等一系列生態治理的科學方法,鞏固水土、綠化荒山;與此同時,引導農民發展大田經濟、林下經濟,推動水土流失治理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調動林農育林、護林積極性,實現“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汀縣累計治理水土流失193.8萬畝,造林34.17萬畝;水土流失去植被覆蓋率由10%至30%提高到77%至91%。
“水土流失治理引領長汀縣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北R曉香說,長汀綠起來、富起來、美起來,許多外出打工的長汀人看到家鄉蛻變,陸續返鄉創業,目前長汀縣已形成2個百億元產業集群。
(科技日報記者 符曉波 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