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北京、廣東、重慶等地調研發現,多所高校正在有序逐步向社會公眾開放,校外人員可通過預約登記、刷身份證等方式入校。但一些高校則實行師生親友出入校報批制度,或僅對外釋放少量參觀名額,普通市民、游客入校仍存壁壘,校園開放進度與公眾期待之間差距凸顯。
高校何時才能“我家大門常打開”
-
-
專家分析,《意見》提出的系列舉措,將有助于更好發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對宏觀經濟運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控作用。
超5000億元“大賬本”迎來改革
-
-
1月5日,教育部印發通知,制定發布《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設置5個新醫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供有關高等學校在增設新醫科專業中參考。
教育部:增設5個新醫科專業,服務健康產業發展
-
-
《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如何通過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國家數據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對該文件進行了解讀。
推動數字紅利惠及全民 《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出臺
-
-
圍繞2024年度工作部署,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了包括“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鞏固提升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等在內的十二個方面重點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
-
如今,隨著互聯網及數字技術的普及,從生活繳費、看病就醫,到交通出行、用餐娛樂,智能化操作成為絕大多數生活場景的“標配”。然而,越來越數字化的生活,卻給一些老年人帶來不少煩惱,甚至成為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
我國數字技術適老化水平穩步提升 多方位服務老人
-
-
2023年,我國克服主產區局地洪澇干旱等災害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實現“二十連豐”。在高基數上,今年如何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如何確保今年糧食產量在1.3萬億斤以上
-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發展數字經濟”。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普及,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正深刻改變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算力作為數據處理能力的集中體現,隨之成為重要的生產力。
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促進各類各區域算力資源一體化調運
-
-
經國務院同意,商務部等10部門于2023年12月27日聯合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2016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4號)后,關于加工貿易發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導性政策文件。近日,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商務部解讀《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
-
-
2024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強制性國家標準《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技術規范》正式實施。該標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擁有了國家層面的執行標準。
首個強制性國標為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立規矩”
-
-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明年怎樣用好財政政策空間?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如何謀劃推進?……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采訪。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談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
記者12月28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為加快船舶制造業綠色轉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
五部門:到2025年LNG、甲醇等綠色動力船舶國際市場份額超過50%
-
-
12月28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我國將系統重塑疾控體系 強化科研力量
-
-
記者28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為更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數字生活和信息服務需求,助力構建信息通暢、體驗舒適的無障礙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
工信部印發《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
-
-
近期,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首批4項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其中有兩項與林業碳匯有關,即造林碳匯和紅樹林營造。
森林碳匯能賣錢嗎?聽專家講講林草碳匯交易那些事
-
-
國家發改委擬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力度,實施“數據要素×”試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