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突破丨受蜘蛛俠啟發的蛛網吊索技術問世
-
-
本報告邀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陳松戰研究員介紹拉索探測器及其運行狀態,并著重介紹拉索自2021年7月正式運行以來在伽馬射線天文和宇宙線物理方面取得的創新的成果。
直播 | 陳松戰:拉索(LHAASO)實驗及其創新成果
錯過再等60000年!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迎來最佳觀測期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科普一下 |?微小RNA如何進行基因調控?
-
-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目前7000億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已經全部下達,用于“兩重”建設(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的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和“兩新”工作的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全部下達到項目和地方。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的特別國債,并優化投向,加力支持“兩重”建設。
2025年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加力支持“兩重”建設
-
-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 和杰弗里·辛頓 (Geoffrey E. Hinton)榮膺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而作出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
視頻|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
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的研究團隊確認,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并非孤立發生。同一時期,另有一顆較小的太空巖石撞擊了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域,形成了納迪爾隕石坑。
科學新發現|6600萬年前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或不止一顆
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科技新突破丨南開大學團隊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新突破
-
-
山河錦繡,舉國同慶。神州大地,氣象萬千。科技日報推出750分鐘不間斷直播,邀你一起跟隨鏡頭云游大美中國,共賞初秋好風光。
慢直播丨750分鐘云游大美中國
-
-
蟹狀星云與天關客星之間有什么神秘聯系?“復活”的報時小人和科技輔導員又能擦除什么火花?9月30日上午10:00,科技日報記者和“說書人”一起,帶領大家探秘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戲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開啟跨越千年的追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