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通訊員 蔣夢帆
驅車自東向西橫穿位于浙江金華東陽市城東街道的寀盧村,人們會依次進入三個不同的“空間”——田是田、村是村、廠是廠。這本是寀盧村2005年定下的建設規劃圖,后變為現實并一直保持至今。
近日,在科技日報記者見到寀盧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盧陽春時,他剛結束與金華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的短會。此次短會的主題,是討論與周邊7個鄉村黨建聯建助力共同富裕的建設項目。
拓寬農旅融合路徑
“去年8月接到盧主任的邀請后,我就來村里實地調研,雙方一拍即合。”在寀盧農博園,鑫博馬匯負責人胡振鋒向記者介紹。
2020年以來,寀盧村啟動“共享田園”建設,在保證農田產糧功能基礎上,將1860畝田園組合成農田、生態綠道、觀景長廊等區塊。盧陽春說,“共享田園”建起來以后,來村里研學、游玩的人數越來越多,一年可達數萬人次。
引入空客A320退役客機,規劃建設省內首個“館內科普互動與戶外實地體驗相結合”的農業科技館……近5年,盧陽春帶動全村拓寬農旅融合路徑,開展了約50個項目建設。
同時,該村還持續改善村里的營商環境,在工業區塊已入駐了96家企業,涵蓋磁性材料、紡織服裝、紅木家具等類型,吸納本村勞動力就業400余人。
“寀盧村再怎么發展,終歸是個小‘盆景’。”盧陽春說,寀盧村及其周邊7個行政村開展黨建聯建助力共同富裕后,各村干部從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選聘了5名專家作為專業顧問,并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最終下定決心,制定《八村黨建聯建助力共同富裕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聯合探索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
單良村建有果蔬基地,東鋒村主打影視外景拍攝,塘西村土燒酒遠近聞名……每個村各有所長。2023年,8個聯建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393萬元,平均每個村174萬元;2024年,8個聯建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近15%。“有產業,有人氣,有信心。”盧陽春表示,4年來,八村協同發展,讓“風景”變“豐景”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寬。
擁抱最新生產技術
走進寀盧大樓的展示館,智慧寀盧云平臺界面進入視線。在平臺“智慧田園”板塊,工作人員一番操作后,田間的監控畫面、土壤墑情等便顯示在屏幕上。
2019年,在接觸到5G技術后,盧陽春便意識到這會變革農業生產。因此,他多次奔赴賽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洽談合作,將農田全部納入5G數字化管理。如今,依托“智慧田園”數字化系統,人們實現了全程在線監控農田情況。
盧陽春還積極對接浙江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及相關企業,引進隆平高科“隆晶優1212”優質高產新品種示范推廣,同時推廣應用輕小型農機具、植保無人機,促成村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100%。
“農業是農村賴以發展的基礎,必須堅持‘一把種子種到底’。”盧陽春說,簡單的農業生產投入大、回報率低,必然會導致農民積極性下降。對此,村里通過技術手段,在提高農業附加值上下功夫。
近年來,寀盧村整合全村6家農業合作社和120戶農戶,推出“寀盧嚴選”區域品牌,實行農產品統一產銷。通過線上預售、“寀盧小店”拼團、田園內專柜銷售等方式,該村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流通率和知名度實現了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