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洪敬譜
18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即“夸父”)項目取得重要進展,該設施低雜波電流驅動系統通過專家組測試與驗收,系統全部實現國產化。
作為“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夸父”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低雜波電流驅動系統用于驅動和維持托卡馬克裝置環向等離子體電流,調控等離子體電流分布,實現對等離子體電子的有效加熱,輔助等離子體電流驅升,抑制邊界局域模,優化偏濾器熱流分布等。其主要由微波源系統、微波傳輸線、耦合天線、監控保護、高壓電源、水冷系統組成。
“經過5年技術攻關,項目團隊完成了系統考核指標,實現中心頻率4.6吉赫茲,微波源最大總輸出功率4兆瓦,運行脈沖長度大于100秒的測試和驗收,并完成面向反應堆的天線設計及部件預研、微波低損耗傳輸及模式轉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等關鍵技術研究。”低雜波電流驅動系統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亮說,相關技術可拓展應用于微波加熱、無線通訊、醫療健康、電子科技等領域。
低雜波電流驅動系統驗收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葉民友說,作為“夸父”項目的19個子系統之一,低雜波電流驅動系統的成功驗收,標志著該系統及其關鍵部件完成了從設計優化、預研驗證、加工制造、到測試驗收的完整流程,為聚變堆波加熱系統設計研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