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要夸張,要亮閃閃,要多巴胺配色,還要有鐳射光。對了,再加點來自東方的養(yǎng)生元素,比如一個一個腳底按摩球。好了,你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泉州蒂萬坦斯貿易有限公司在海外賣爆了的產品——丑拖鞋。
這個“角度清奇”的賽道,是靠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找到的。6月17日,該公司CEO劉世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對他們這種小體量的外貿公司來說,AI就像“仙人指路”,能讓他們走一步、看三步。
內蒙古人劉世奇生于1997年,在福建闖蕩起了外貿江湖。他年輕,思路活,幾年前就接觸了AI,并有意識地將它引入了自己的生意。2022年是劉世奇創(chuàng)業(yè)第一年,他單槍匹馬在阿里國際站上拿下1000多萬元銷售額,利潤超170萬元。
但下一步怎么做?在泉州這么大的鞋靴產業(yè)帶,要站穩(wěn)腳跟,就得做出特色,追蹤甚至引領萬里之外市場的喜好。
劉世奇想到的低成本破題方式,就是靠AI。
他讓阿里國際站AI生意助手和其他AI協(xié)同工作,研究電商爆款商品和新品圖片,從中提取設計元素,讓AI隨機排列組合,再生成圖片和視頻……就這樣,公司挖掘出了“丑拖鞋”這一具有爆款潛力的產品。事實證明,AI眼光毒辣,“丑拖鞋”溢價100多美元賣到北美市場,價格堪比國際大牌。
阿里國際站AI生意助手在2023年11月正式上線,從產品發(fā)布之初,就確立了“主要為解決客戶實際問題”的產品路線。劉世奇也是第一波用AI做外貿的商家。現(xiàn)在,AI已經是他離不開的“生意搭子”。“可以說,我享受到了AI時代的紅利。”劉世奇感嘆。
AI是劉世奇的選品師、設計師,也是智能客服。“我把公司的基本資料、產品信息都投喂給AI,搭建起我們自己的私有知識庫。當海外客戶前來詢盤時,AI就會調用我們的私有知識庫進行輸出。”劉世奇說。
對AI的業(yè)務能力,歐佩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鏡錢同樣深有感觸。徐鏡錢是“60后”,用AI接下了價值2000萬美元的大單。
他回憶道,一天凌晨1點鐘,一位沙特客戶第一次上線詢盤,所有外貿業(yè)務員都下班了,只有 AI生意助手自動接待。
“B端外貿采購第一輪時就是一個廣撒網階段,客戶也詢盤了十幾家,我們是回復最快的那一家。”AI與客戶進行了五六輪對話,不僅了解到買家的基礎信息,還詢問了買家此次采購是為了定期維護、緊急更換還是有特定項目需要,表現(xiàn)老練,給客戶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徐鏡錢上線后,發(fā)現(xiàn)這一客戶的成交可能性很高,必須快速出擊。于是,他立馬主動邀請對方團隊來考察工廠,也牢牢抓住了這個由AI穩(wěn)住的大單。
AI還幫外貿人打破了思維慣性。
山東必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業(yè)是研發(fā)、制造新能源電動場地交通工具,他們的主戰(zhàn)場一直在歐美國家。2024年,在AI對店鋪做診斷后,公司CEO李文錄發(fā)現(xiàn)了新的流量來源——東南亞市場和中東市場。團隊隨即加大了對這兩地客戶的重視程度。沒過多久,他們就挖到了一個馬來西亞的大客戶,成功拓展市場。
中國每年做外貿的工廠大概有60萬家,絕大多數(shù)都是中小微企業(yè),并沒有專業(yè)的設計、運營團隊,也沒有精準洞察海外市場的能力。阿里國際站總裁張闊表示,AI生意助手幫工廠在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長出不輸任何跨國大企業(yè)的能力,支撐他們的全球競爭。“在阿里國際站上,AI不再是‘小工具’,而是真正成了專業(yè)助手,可以處理外貿生意的最核心環(huán)節(jié),即提升轉化率、創(chuàng)造增量生意。”張闊說。
張闊預測,未來100%的商品信息都會被AI基于對買家更精準的洞察而重構,80%的新增商業(yè)價值更會在AI的驅動下被重新分配,掌握AI將成為未來外貿企業(yè)的基本技能。
目前,已有超過10萬賣家每天都在使用阿里國際站AI生意助手做生意。數(shù)據(jù)顯示,AI優(yōu)化后的商品,轉化率提升了52%,AI接待的客戶,回復率提高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