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輸入”鋼板,短短6分鐘后,一臺重卡就會“輸出”。
4月22日,走進湖南長沙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全球最大純電動重卡生產基地,科技日報記者見證了一塊鋼板的“變形記”:在具備全球燈塔工廠級高端制造工藝的重卡單體廠房內,鋼板被按需切割,經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流程,一臺重卡“出爐”。
“今年我們已累計下線重卡近萬臺,銷量有望翻番。”三一重卡產品研究院院長何琪向記者介紹。
構建本地化產業鏈
2017年成立的三一重卡脫胎于三一集團,是一家專注于重卡研發的企業。它的誕生填補了湖南省重卡產業空白。
優良的裝備制造基因和網絡營銷模式,讓三一重卡剛“出道”就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2018年,三一重卡將研制的首批燃油重卡“掛”到互聯網上。“上架”僅53秒,500臺重卡就售罄。2018年到2020年,重卡銷量幾乎以逐年翻倍的態勢上漲。
2021年,為響應“雙碳”目標,三一重卡做出全面轉型電動重卡研制的戰略決策。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三一重卡不僅要組織研發團隊開展電控、電驅和電池“三電”關鍵技術研發,還要解決商用車制造關鍵零部件配套匱乏難題。
三一重卡與市場上為數不多的關鍵零部件供應商“磨合”。他們從最初被動采用市場現有零部件,逐步成長為行業標準制定者,與供應商合作開發關鍵零部件。“這有利于電動重卡制造領域‘后來者’快速找到‘趁手’的關鍵零部件,降低研發‘磨合’投入。”何琪說。
在與零部件供應商“磨合”的同時,三一重卡積極謀劃配套產業布局,構建自主產業鏈。公司依托三一集團新成立的電池研發企業——三一鋰能,以及研發電動車橋的傳動事業部,享受配套服務。
此外,通過在長沙周邊城市新建產業園的方式,公司積極引進產業鏈上的配套供應商進園建廠。基于三一重卡,湖南相關零部件本地化率現已達到60%,有效帶動全省重卡產業鏈的發展。
開拓新應用場景
2023年開始,三一重卡銷量“觸底反彈”。北斗運營數據顯示,2024年,三一重卡電動重卡在電動車領域占比已達16%。轉型升級使得三一重卡實現銷量和利潤“雙豐收”。
何琪認為,率先啟動電動重卡研發,為三一重卡未來發展積累了堅實的競爭優勢。以電池為例,團隊在與供應商共同開發更具適配度的電池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并迅速反哺到三一鋰能的研發中。如今,三一重卡制造的電動重卡,具備優秀的續航能力。與電動乘用車相比,商用重卡應用場景有更苛刻的震動極限環境、大負荷、超載、大扭矩需求。通過技術創新,團隊制造出了行業車頭自重最輕、電池能耗最優的重卡,并通過車聯網的打造和不斷升級,創造出了優越的智能生態,增強用戶的黏性。
何琪表示,下一步,三一重卡將開拓電動重卡的新應用場景,著力打造電動重卡應用場景智能生態全閉環,增強市場競爭力。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三一重卡的電動重卡已在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過去兩年,我們的電動重卡已批量進入印尼、阿聯酋等國。我們希望成為全球新能源重卡行業的探路先鋒,引領全球新能源商用車行業發展,并為行業的新一輪產業升級繼續蓄力。”何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