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4月23日,“健康中國家,疫苗護萬家——健康社區‘免疫行動’促進計劃”啟動會議在京召開。促進計劃旨在推動社區衛生中心在提高疫苗接種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劇,老年健康管理成為公共衛生領域關注的重點問題。老年人感染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帶狀皰疹、流感、肺炎等疾病不僅影響個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作為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干預手段,疫苗不僅能夠保護個人健康,也是構建全民免疫屏障,實現預防為主、戰略目標的關鍵抓手。
社區衛生中心作為各類疫苗接種的主要場所,是推動疫苗接種率的關鍵職能基層單元。健康社區“免疫行動”促進計劃將通過倡議深化社區醫防融合新實踐,推動地方形成成人預防服務新范式。項目實施期間,將征集各地優秀社區案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并提供實用科普指導,加強中老年等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切實提高常見感染性疾病(帶狀皰疹、流感和肺炎)疫苗接種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全面提升預防接種服務質量。
當前國家大力倡導發揮基層社區廣泛的服務網絡作用,強化預防先行理念,推動醫療結構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楊英明介紹,天通苑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直營直管的社區中心,依托清華長庚醫院下沉的醫療資源和家庭醫生團隊,經常開設老年人感興趣的宣教活動,強調疫苗接種的重要性。醫療團隊經常深入轄區養老院,為中老年人提供社區篩查、診療和隨訪服務,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進行疫苗接種風險評估,并建議適宜疫苗,助力流感、肺炎球菌、帶狀皰疹疫苗的接種率的有效提升,降低老年人的健康風險。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岳劍寧表示,由三級醫院、二級醫院以及社區醫院構成的醫聯體組織架構在疾病預防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各醫療機構主體在醫聯體內部實施信息傳遞、病例轉診、資源下沉等共建共享機制,對于疾病的一級預防、二級預防都會產生很好的效果。醫聯體通過醫療技術交流和聯合科普宣教,近些年顯著提升了公眾對疾病的預防意識。
會上還發布了成人預防“保典”,包含成人預防接種時程表建議和社區預防接種十問十答,為成人預防接種提供實用指導,詳細解答了哪些成人應該優先接種疫苗、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有哪些接種禁忌、哪些特殊情況推薦接種何種疫苗等公眾關心的常見問題。該實用小工具由新華網發起,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疫苗與健康分會、《中國社區醫師》雜志聯合支持創作,得到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馮錄召、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李娟的專業學術審核,旨在通過隨時隨地的科普進一步助力“健康中國、預防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