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魏弘毅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17日,水利部舉辦一季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解讀一季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與后續計劃。
“今年以來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8項,投資規模超去年同期。”水利部副部長陳敏介紹,1至3月我國新開工黃河干流青海段治理、廣西黑水河灌區、安徽江巷灌區等8項重大工程,總投資規模達437.3億元,同比增長27.8%。
在去年同期高基數之上,一季度水利建設完成投資實現穩中有增。1至3月,全國實施各類水利項目2.16萬個,其中新開工水利項目6034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988.1億元,同比增長2.9%。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引江補漢、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等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加快建設。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穩就業作用持續發揮。”陳敏介紹,一季度在建水利項目吸納就業66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54.3萬人;累計發放就業人員工資67.5億元,其中農村勞動力工資52.4億元。
灌區是糧食安全的基礎保障,大型灌區建設與現代化改造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一季度新開工8項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大型灌區建設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占一半。相關工程的實施,將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759萬畝,提高農業用水保障能力和灌溉效益。
今年以來,全國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副司長許德志表示,各級水利部門正通過全力保障春灌用水、加快補齊灌排設施短板、指導實施科學灌溉等方式,強化用水調配,加快完成灌區建設改造項目掃尾和災毀灌排工程修復,保障糧食穩產保供。
截至4月中旬,全國累計灌溉面積超2億畝,其中大中型灌區累計灌溉面積超1.6億畝。水利部相關統計顯示,2024年耕地灌溉面積上的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0%,較2023年提升3個百分點。
水利投融資改革,是拓展水利建設資金來源的重要舉措。一季度,水利部積極爭取財政對水利建設投入的同時,打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信貸、社會資本“組合拳”,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首先是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張祥偉表示,水利部結合“兩重”建設任務,指導地方提前篩選項目,做好項目實施方案編制。今年一季度,全國水利建設落實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88.6億元,同比增加37%。
同時,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也持續為水利投資“開源”。據介紹,水利部指導地方精準對接信貸需求,用好用足貸款利率、貸款期限、資本金比例等方面的金融優惠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本通過股權投資、特許經營等模式,參與各級水網建設運營。
今年一季度,全國水利建設落實銀行貸款414.1億元、同比增加38.5%;落實社會資本372.8億元、同比增加33.3%。“特別是落實民營資本31.3億元,是去年全年引入民營資本的一半。”張祥偉說。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展望全年,陳敏表示,將以“兩重”水利項目為重點,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根據前期工作進展,第二季度力爭再開工一批項目。”陳敏介紹,“如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湖南洞庭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二期等事關流域防洪安全的標志性工程。”
針對健全重大工程建設管理運行機制,進一步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尤為關鍵。“要充分發揮超長期特別國債等中央資金的帶動作用,深入挖掘項目盈利潛力,更大力度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銀行貸款、央企國企民企等投入,推進REITs、企業債券等發行,多渠道落實水利建設投資。”陳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