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俠 科技日報記者 滕繼濮 實習生 鄭好
4月9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舉行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法規新聞發布會,對新通過的《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快電網規劃建設的決定》《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進行權威解讀。
據悉,《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針對四川省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面廣的特點,構建“省市縣鄉村組點”七級責任體系,首次將風險區動態管理納入法規,強化隱患排查與預警響應閉環機制。條例創新設置避險搬遷專章,明確搬遷安置全流程規范,提出“搬治結合”治理模式,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提供法治支撐。
針對電網建設瓶頸問題,《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快電網規劃建設的決定》作為四川首部省級電網規劃專項立法,提出以“小切口”立法破解“落地難”困境。該決定明確電力發展規劃剛性約束,簡化審批流程,提出建立電網項目儲備庫和綠色通道機制,推動攀西特高壓等重大工程落地,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構建適應新型能源體系的立體樞紐電網。
此外,《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聚焦科技自立自強目標,強化財政投入剛性約束,提出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等創新舉措。條例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區域協同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等關鍵環節,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動成渝地區打造國家級科創中心,支撐西部創新高地建設。
記者了解到,這3部法規均將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四川將同步推進法規宣傳、配套政策制定和實施監督,確保“紙面上的法”轉化為“實踐中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