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25日,記者從大連瓦房店市委宣傳部獲悉,2024年,遼寧紅沿河核電全年上網電量482.7億千瓦時,約占大連市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的98%,累計上網電量超過3317億千瓦時,等效減少標煤消耗近1億噸,有效發揮了區域能源保供“壓艙石”和清潔能源“生力軍”作用。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位于遼寧大連瓦房店市紅沿河鎮,是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671萬千瓦,總投資900億元。多年來,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為公眾提供安全、經濟、清潔、優質的核能及服務。2024年,紅沿河核電全年上網電量48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4%,創歷史新高,約占大連市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的98%。
自投產發電以來,紅沿河核電上網電量穩中有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6臺機組總上網電量超過3317億千瓦時,為區域電力能源保供、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于2007年8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4臺機組采用CPR1000核電技術,二期工程(5、6號機組)于2015年開工建設,采用ACPR1000核電技術,具備三代核電技術特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自2013年1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以來,紅沿河核電站始終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全廠超過80%的指標達先進,這些關鍵業績指標是衡量核電廠安全性、可靠性、機組效率的重要指標,由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制定并公布,是全球核電領域衡量機組安全性的通行指標。
作為東北地區清潔能源發展的生力軍,紅沿河核電總上網電量超過3317億千瓦時,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9974.7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73億噸,相當于植樹造林約74.64萬公頃,充分展示了以清潔能源優勢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的發展理念,為打好打贏地方藍天保衛戰貢獻了紅沿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