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12月1日至2日,寧夏吳忠市同心縣4家肉牛養殖場,迎來了科技特派團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他們此行是為推進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營養與飼料研究室主任、同心縣科技特派團團長王之盛教授的帶領下,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生產與環境功能研究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陳昭輝,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高云航、孫鵬及郭亞男等人,來到伊楊現代牧業、景業牧業、安順達畜牧和李家莊養殖合作社,開展了肉牛營養與飼養、生產管理工藝、牛場設計與環境控制、糞污處理與利用等多方面的技術指導工作。
“一定要精準營養搭配,這對于提高肉牛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以及提升肉質品質具有關鍵作用。”王之盛仔細觀察肉牛的生長狀況、飼料投喂情況以及日常飼養管理細節后,針對不同生長階段肉牛的營養需求差異,向養殖戶強調了相關要求,并現場解答養殖戶們遇到的飼料原料選擇、配比調整等各種難題。
陳昭輝對各個肉牛場的整體布局、牛舍結構進行了深入考察與分析,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地形條件以及養殖規模,提出一系列優化牛場生產工藝的建議,包括合理規劃肉牛的活動空間、改善通風與采光系統等,以營造更加舒適、健康的養殖環境。
高云航是糞污處理與利用崗位專家,他向養殖戶介紹了先進的糞污處理技術與資源化利用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糞污處理,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還能將牛糞等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料等可利用資源,實現循環農業的良性發展。”高云航說。
乳牛肉用育肥營養與飼養崗位專家孫鵬、母牛帶犢營養與飼養崗位團隊成員郭亞男,也在育肥期飼料管理方面為養殖戶提供了專業指導,對牛場的日糧配方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調整,結合肉牛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提出更加科學、經濟的飼料配方。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特派團此行還特別向4個牛場捐贈了共計9.36噸的營養舔磚,這些舔磚富含肉牛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對改善肉牛營養狀況、促進育肥效果具有顯著作用。
“此次同心縣科技特派團的技術指導活動,充分發揮了科技專家的專業優勢,精準對接了當地肉牛產業的技術需求。”王之盛表示,通過全方位的技術幫扶與資源支持,不僅有助于提升同心縣肉牛養殖場的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還將進一步推動當地肉牛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方向邁進,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奠定堅實產業基礎。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