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通訊員 劉宇軒
11月29日,記者從湖南省湘潭市科技局獲悉,該市日前出臺了《湘潭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市也是湖南首個率先通過立法完善成果轉化體系,破解成果轉化實踐難題的城市。
今年,為加快突破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障礙,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全省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20條具體改革舉措。據此,湘潭市委、市政府重點圍繞地方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進行了研究部署,探索發揮產教融合優勢,推動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最終出臺了這一《規定》。通過市級層面立法,《規定》嘗試打通產學研用鏈條的堵點,持續提升協同創新效率,為地方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據了解,《規定》對財政資金預算與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機制、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人才與服務機構建設、賦權改革機制和轉化獎酬的范圍和方式、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評價與支持等九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重點突出地方特色,通過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投入、細化成果轉化主體權責、聚焦成果轉化關鍵過程、推動落實賦權改革,系統部署了湘潭市科技成果轉化整體戰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例如:為加大成果轉化財政科技投入,《規定》明確建立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財政預算機制,設立了專門的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為提升成果轉化人才與服務機構工作效能,《規定》明確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進培育制度,提升服務機構效能,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的人才支撐;為推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規定》通過建立盡職免責機制,解決“不敢轉”問題,并激勵為科技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相關人員;為重點推動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規定》采用政府首購、訂購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支持措施,鼓勵科技成果在本地實施轉化并給予支持。
近年來,湘潭市委、市政府多措并舉,充分發揮湖南第二科教中心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工作,讓更多優質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湘潭市科技局局長劉耀奇透露,今年,該市凝練出一批院士、專家科研成果并納入全市十大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重點項目,截至目前項目促進新增投資2億余元,實現銷售收入5.9億元,新增授權專利30余項。同時,該市通過成立高校專家服務團,常態化組織國家級高新區與高校院所“雙高”對接,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一年以來促成了華菱湘鋼與東北大學、湘潭電機與中國科學院、威勝能源與湖南大學等一批重大聯合攻關項目成功簽約。
此外,該市積極支持湘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建設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推動湖南工程學院成立學校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持股平臺,今年前十個月在湘潭高校登記技術交易合同745項,交易金額4.32億元,其中省內交易轉化占比達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