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昊
3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解讀《促進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廣西自貿試驗區加快發展,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探索,打造更高水平沿邊開放新高地,建設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核心區,促進廣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促進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發布會介紹,《行動計劃》與國家對廣西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要求一脈相承,是廣西自貿試驗區對標商務部“1+N+X”政策體系的引領性文件,對《進一步深化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行了深化拓展,規劃了2024—2026年3年內廣西自貿試驗區及協同發展區的建設方向、改革重點和主攻產業,明確到2026年,廣西自貿試驗區及協同發展區全面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田作用,深化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全面推動主攻產業集聚強鏈條,在全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自貿試驗區中達到中上游水平,在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建設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行動計劃》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加強改革整體謀劃和系統集成。聚焦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和全面提升貿易、投資、跨境資金、運輸往來、人員進出自由便利水平以及推動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等7個領域提出24項重點工作。
第二部分是突出目標導向,推動主攻產業集聚強鏈條。圍繞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東盟特色產品加工、石化化工、新材料等5條跨境產業鏈,提出16項重點工作,推動實現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力爭2026年廣西自貿試驗區及協同發展區實現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800億元、電子信息760億元、東盟特色產品加工140億元、石化化工1060億元、新材料450億元等產值目標,總產值達3210億元。
第三部分是突出實干實績實效,加快打造一流“軟環境”。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協同發展、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強化財稅政策支撐、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做好風險防控等7項工作任務,重點是明確相關市人民政府、廣西自貿試驗區各片區管委會要建立專責工作機制,明確具體部門負責廣西自貿試驗區及協同發展區建設,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研究延長促進廣西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實施期限,加強土地、電力、林業、金融、數據、環保等領域政策支持。
廣西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將大力實施廣西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以“沿邊臨港、自貿領航”為核心目標,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