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眼下,走進福建省南平市將口鎮松柏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有序的村容村貌、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生動有趣的朱子文化墻,村部外墻上還設計有精美的《松柏村村規民約》。
如今,松柏村發展成為閩北鄉村振興的樣板村,這是南平市委、市政府始終堅定不移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的成果,同時也離不開科技特派員的努力。
2022年,南平市南詞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編導、主持人李文娟作為南平市首個文化特派員來到松柏村。她深度了解挖掘松柏村文旅發展現狀,通過朱子墻繪解說、非遺文化展演和研學授課,傳播傳承朱子文化、茶文化、戲曲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并通過“朱子帶你游松柏”“朱子研學設計”等項目,打造優秀傳統文化科普基地;同時通過直播帶貨、網紅拍攝等方式,為當地農副產品銷售提供服務,與松柏村第一書記金麗萍形成“雙輪驅動”,共建人文鄉村,共走鄉村高質量發展之路。
“李老師是村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次村里傳來她歡快的歌聲,聽見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或者在村頭看見她教課美麗的身影,大家就知道是李老師來了。”村民楊愛榮說。
“目前松柏村不僅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還是村里孩子們的第二學堂。圍繞‘朱子文化傳播’主題,我們從基礎設施、書籍選擇和活動內容等環節,精心設計規劃,打造主題文化書屋,營造濃厚的朱子文化氛圍;并通過開展系列親子文化體驗和文化宣傳活動,以‘看、聽、跳、誦讀’等輕松愉悅的形式,傳承弘揚朱子文化。”李文娟告訴記者。
作為南平市的第一個文化特派員,李文娟認為,鄉村振興最重要的就是提振當地老百姓的信心,凝聚人心,團結起來共同去改變鄉村的面貌,以農民為主體、以集體經濟為基礎去推動整個鄉村振興工作的展開。
“這是一項‘人氣行動’,我希望能以文化特派員的身份導入連接更多的社會資源,連接更多的社會關注,讓他們從不同角度去幫扶松柏村,將優秀的人才資源能夠導入到松柏村;同時我們還組建了宣講隊和快板隊兩支隊伍,把‘文化為民,文化惠民’的覆蓋面再擴大一些,讓鄉村變得更活躍,讓村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李文娟說。
文化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部分。“通過具有專業水平的李文娟老師的加入,深入挖掘了松柏村優秀傳統文化,吸引更多人走進村里,了解松柏村。李老師陽光的性格和獨有的親和力,也深受婦女兒童喜愛,她們更愿意在她的帶領下更加積極地參與村里的文化活動。”將口鎮宣傳委員陳雯深有感觸地說。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已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文化藝術可以使科技更加人文化,在文化藝術的融合與影響下,科技被賦予了人文氣息,文化內涵和意義更加深刻。科技手段可以拓展文化產業鏈,我們通過數字化手段開展了以當地特色文化為主旨的藝術活動來宣揚松柏村的人文特色,促進了鄉村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提升。”李文娟說。
如何更好地發揮文化、科技的作用,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村?李文娟希望接下來通過三個階段進一步來謀劃松柏村的發展:第一階段是美麗鄉村建設階段,在這一階段將更加關注鄉村的環境之美;第二階段是美好鄉村建設階段,在這一階段將更加注重鄉村的生活之美;第三階段是美麗鄉村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將更加關注鄉村的產業之美。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