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 戴楷然 褚君 楊一
4月15日至17日,習近平主席應邀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會見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會談。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雙方交換3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雙方發表關于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馬來西亞各界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此訪成果豐碩、意義深遠,將引領馬中關系長期穩定發展,譜寫睦鄰友好、團結合作新篇章,開啟馬中關系新的“黃金50年”。
“兩國深化發展戰略對接,將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推動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推動“兩國雙園”合作提質升級、拓展新質生產力合作、深化電子商務合作、推進新能源領域合作、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中馬一致同意深化發展對接,將為兩國合作拓寬新領域、開辟新空間。
“習近平主席的訪問令人備受鼓舞。我們將與中方伙伴共同努力,促進馬中關丹產業園和中馬欽州產業園、關丹港和欽州港聯動發展,推進鐵海聯運,實現‘兩國雙園’提質升級。”馬中關丹產業園運營方北部灣控股(馬來西亞)有限公司投資發展總監陳卓理表示,產業園將持續強化港口、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硬聯通”和園區管理模式“軟聯通”,促進馬中經貿往來和產業升級。
“去年8月,馬來西亞鮮食榴蓮成功輸華,馬來西亞榴蓮種植戶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馬來西亞裕利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銳彬表示,馬中不斷擴大市場開放,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傳統領域合作轉型升級,“不僅讓中國消費者更便捷地享受馬來西亞優質農產品,也為馬來西亞農戶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中馬將發揮好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作用,實施好中馬聯合研究計劃和中馬科技人文交流計劃,共同推進聯合實驗室等聯合研發平臺建設,加強科技園區與技術轉移合作,持續深化新興科技領域雙邊科技創新合作。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部部長鄭立慷表示,馬方致力于推動以創新為基礎的經濟轉型,馬中兩國加強新興科技領域合作將助力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取得更大成就。
“馬來西亞‘昌明經濟’計劃與中國致力于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異曲同工。兩國深化發展戰略對接,將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表示,雙方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5G網絡建設等領域拓展合作,將進一步提升馬中合作的水平和質量。
“為馬中關系注入更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時代活力”
中馬將開展“儒伊文明對話”合作,攜手打造兩國乃至地區層面文明交流平臺。以簽署互免簽證協定為契機,雙方將大力開展旅游、青年、地方交流,深化文化、教育、體育、電影、傳媒等合作,促進民心相通,賡續傳統友誼。
“習近平主席倡導開展‘儒伊文明對話’合作,推動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在互學互鑒中共同發展。”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校長奧斯曼說。奧斯曼過去30年來一直從事文明對話、跨文化交流工作。他認為,不同文明的對話能消除誤解、彌合分歧,助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都追求和諧、繁榮等價值理念,二者互學互鑒能夠增進相互理解,不斷擴大共識。”
馬來西亞翻譯與創作協會會長林尊文是《水滸傳》馬來文版的譯者之一。他表示,馬來西亞讀者對中國優秀文化作品充滿興趣,“文化交流是拉緊民心紐帶的重要橋梁。馬中兩國加強經典著作翻譯出版合作,將推動文化交流,增進相互理解與認同”。
中馬兩國正式簽署互免簽證協定,并重申致力于拓展旅游合作,令馬來西亞相關從業者倍感振奮。“這將進一步便利雙向人員往來,增進兩國在教育、文旅、體育等領域交流合作,讓兩國民眾‘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馬來西亞悠游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憶表示,公司將推出更多定制化產品,為促進兩國民心相通貢獻力量。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記者溫國鑫日前參與了人民日報和馬來西亞媒體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聯合采訪。他表示,加強馬中媒體、智庫與學術界的對話,有助于深化彼此理解、增進民間友好,為雙邊關系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期待馬中兩國繼續加強文化交流,賡續兩國友誼,為馬中關系注入更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時代活力。”
“為地區和世界提供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中國和馬來西亞同為亞太重要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經濟體代表和全球南方重要參與者。雙方認為,中馬攜手共建高水平戰略性命運共同體,不僅關乎兩國人民福祉,也關乎本地區前途命運,對推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馬來西亞交通部前部長、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總會長魏家祥出席了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為習近平主席舉行的歡迎宴會。“習近平主席此訪不僅標志著馬中關系邁向互信更深、合作更廣的新階段,也為地區合作開辟新篇章。”他表示,“當前多邊主義面臨巨大挑戰,中方堅持倡導開放包容、互利共贏,與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一道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地區和世界提供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馬來西亞征陽集團中國事業部總裁明雙表示:“面對‘脫鉤斷鏈’、‘小院高墻’和濫征關稅等保護主義做法,中國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積極拓展與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不僅有助于區域經濟發展,也有助于維護開放、公平、包容的多邊貿易機制。”
“東盟中國合作在區域合作中最務實、最富有成果。面對經濟全球化逆流、地緣沖突加劇等挑戰,東盟與中國互幫互助,合作更加堅韌。”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亞歐研究所執行所長拉惹·拉西亞表示,中方支持馬來西亞發揮東盟輪值主席國作用,將激發東盟中國合作的活力,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東盟—中國命運共同體。
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顏天祿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單邊主義抬頭的形勢下,中國在加強區域合作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為地區和平穩定繁榮注入更多穩定性。
(人民日報記者管克江、李欣怡、劉慧、俞懿春、宦翔參與采寫)